朝鲜战争前夕,一开国少将痛哭流涕找刘伯承诉苦,刘:王近山的错
开丰注册
开丰注册

业务范围

朝鲜战争前夕,一开国少将痛哭流涕找刘伯承诉苦,刘:王近山的错

发布日期:2024-06-14 21:11    点击次数:105

前言

提起少将肖永银,他自幼父母双亡,年仅13岁就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是名副其实的“红小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等职位,参加了红军万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军民积极展开反“扫荡”反摩擦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他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对军队建设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而他和刘伯承元帅的情谊历经50年,解放前,肖永银曾长期在刘伯承元帅的手下工作,尽管他们在职务上相差悬殊,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将帅情谊。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夕,肖永银此时时任十二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正在刘伯承创办的南京学院速成班学习。

一天,他却痛哭流涕地找到刘伯承诉苦,刘伯承听后却说是王近山的错误,并称是王近山让你受委屈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朝鲜战场前夕,肖永银竟跑到刘伯承那里痛哭流涕

朝鲜战争烽火骤起之际,肖永银正担任十二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在南京学院速成班深造,师从刘伯承元帅。

然而,随着朝鲜战场前线的紧急战事,十二军接到了紧急命令,需立即开赴石家庄以东地区,为赴朝作战做准备。

在那个紧张的时刻,身处南京军事学院的十二军的高级指挥员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获悉了这一指令。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肖永银却迟迟没有收到奔赴朝鲜的命令。

军长王近山在选兵时偏偏遗漏了肖永银,两人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十几天你进我出心照不宣,肖永银一直等着王近山召令自己,对他说一声:

“老肖,咱们一起去朝鲜吧。”

然而到了最后一刻,王近山就是不说召集肖永银。

王近山和肖永银同年参加革命,同在红四方面军,同在刘邓的麾下,同在一个部队中,二人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在红军时期,俩人由于职位相差比较大,基本上没有交情,抗日战争时期,两位战将一次擦肩而过。

1937年8月,王近山任第129师第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而肖永银担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随营学校连长,后来又调任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十四营营长,这时的俩人久闻大名,却也还是没有机会接触。

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决定组建第六纵队,王近山担任第六纵队副司令,不久任代司令员,而此时肖永银被刘伯承,邓小平点将,担任六纵第十八旅旅长,成为王近山麾下三个主力旅旅长之一。

自此以后,王近山和肖永银两位战友并肩作战,从六纵到十二军,从辽阔的中原战场到西南的烽火之地,直至远赴朝鲜的异国疆场,他们始终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挑战。

成都战役之后,王近山和肖永银的友情交往迎来转折点,因为王近山的个人问题,让这两位将军开启了长达20年的“情节。”

这次王近山遗漏了肖永银也是因为兵团政治部的一次一次会议,肖永银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的主帅,而身在川东的王近山还是误解了他,因此,二人之间产生了误会。

肖永银感到非常痛苦和委屈,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老首长,时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的刘伯承。

肖永银火急火燎地赶赴中山陵北极阁,来到了刘伯承的家里,他看到刘伯承,立马失声痛哭,他痛哭流涕地向刘伯承诉说自己的痛苦:

“首长,我跟了你那么多年,哪一仗我没有打?”

肖永银海提到他每次打仗必去,现在和王近山的事情,他还是解决不了,肖永银询问着刘伯承。

刘伯承看着痛哭流涕的肖永银,同情地看着他说道:“情况我知道了,是王近山的错,让你受委屈了。”

肖永银看到老首长理解自己,哽咽地说道:

“首长,你知道就好。”

于是,他赶紧将自己的“请战报告”呈给刘伯承,请求刘伯承批准自己前往朝鲜战场,刘伯承也当场批准。

从刘伯承家里出来,肖永银的心情如释重负,他立即将刘伯承的批准递给王近山,王近山默默地看了一眼,是刘帅的亲笔批示,他也不得不答应。

对于王近山来说,刘伯承的言传身教,让他终生受益,他也是刘伯承的部下,当时在一二九师,刘伯承对他的勇猛作战非常称赞。

而在刘伯承的讲话中,王近山也受益匪浅,之后在定陶战役中,王近山在刘伯承的提醒下,及时掌握战场情况,一举歼灭敌军,王近山后来每次逢人便提起刘伯承,他说:

“我的指挥都是向刘帅学的。”

因此,当看到刘伯承的“手谕”后,王近山也是答应肖永银上战场,之后,这两位战将又一次共同奋战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之后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三兵团召开的司令部党委会上,为王近山送行,这时,时任十二军代军长地肖永银走来,王近山赶忙起身迎接,肖永银沉默良久后,感叹地说:

“近山,我今天我不是来开会的,我是来给你送行的,你是我的老首长,可是……”

说着,肖永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王近山却安慰道:

“我们没什么嘛,都是老同志了”,

肖永银默默地给忘近山敬礼离去。

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肖永银被授予少将军衔,之后王近山因个人问题被派到河南的农场,职务也由中将降为大校。

一直到1969年,许世友力排众议,将王近山调回进队,一个月后,在南京火车站站台,王近山见到了时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的肖永银。

王近山看到肖永银,眼泪夺目而出,他拉着肖永银的手说道:

“永银,过去是我错怪你了!”

肖永银一听,眼泪也跟着出来了,他扶着王近山找了个地方坐下,很动情地说:

“不要再提过去了,你清楚就行。”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俩人相处的十分融洽,王近山对肖永银也十分尊重,在公开场合,始终称他为“肖司令”,但是在肖永银的心目中,王近山永远是六纵队的司令员,他对“王司令”老上级。

而肖永银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老首长刘伯承,他们之间的情谊,要一直追溯到西路军时期…….

刘伯承和肖永银五十年的战友之情

1937年,肖永银任三十军的警卫排长,当时中央命令徐向前,陈昌浩所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以及所属两万多渡过了黄河的战士们,组成西路军,开启了千里行乞到援西军司令部。

一直到1937年7月中旬,肖永银终于抵达援西军司令部,这是刘伯承第一次见肖永银,他拉着肖永银的手说道:

“能活着回来不容易啊!”

之后,刘伯承开始和肖永银共事。

刘伯承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战争中,都教导肖永银,在解放战争时期,刘邓挺近大别山,刘伯承将汝河之战的指挥任务交给肖永银。

临战前,刘伯承一句“狭路相逢勇者胜,不管它是白天黑夜,不管它是飞机大炮,杀一条血路过去”,令肖永银非常振奋。

而肖永银不负众望,带领五十二团和巫师三团,成密集多路纵队,人人手持刺刀,硬是在地阵中杀出一条长10余里,宽7立的通道,刘邓大军沿着这条血色通道,走向胜利的坦途,这也是我军挺进大别山途中最紧张,最严重的一次作战。

之后,抗美援朝战争前夕的诉苦,还是刘伯承危难之际肖永银的热情接待,都体现出他们二人之间的将帅情谊,晚年的肖永银回忆道:

“没有刘帅,就没有我今天的肖永银。”

1978年,王近山逝世,他的悼词是由肖永银执笔的,肖永银痛哭道:

“王司令,你走的太早了!”

1986年,敬爱的老首长刘伯承元帅离世,肖永银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已。他站在元帅的遗体前,眼中噙着泪水,深情地鞠了三个躬,心中默默诉说:

“刘帅,我肖永银来迟了,未能亲自为您送行,”

这也成为肖一生的遗憾。

无论是王近山还是刘伯承,他们都是肖永银的革命生涯中的挚友,他们的生死之交历历在目,2002年4月29日,肖永银少将逝世,享年85岁,结束了自己的戎马一生。